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晚期新生儿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晚期新生儿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摘要

目的分析晚期新生儿中性粒细胞减少症(NLN)的危险因素及诊治过程。方法回顾性收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早产儿及危重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新生儿出生第2~4周连续2次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37周3例。两组孕母妊娠高血压比例、胎膜早破>18 h比例、宫内窘迫比例、5 min Apgar评分、正压通气天数、早发败血症比例和初始使用抗生素种类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LN组晚发败血症比例和累计使用抗生素天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晚发败血症和累计使用抗生素天数延长是发生NLN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存在晚发败血症时,新生儿发生NLN的危险性增加了1.537倍;累计使用抗生素每增加3 d,新生儿发生NLN的危险性增加了76.9%。46例NLN患儿诊断日龄为(21±6)d;其中7例胎龄<32周或伴有严重疾病,6例ANC<0.5×10^(9)/L,均给予1~2次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10μg/kg,ANC可暂时恢复至1.0×10^(9)/L以上,未发现明确药物相关不良反应。诊断NLN后有2例发生新生儿败血症,其余患儿未发生其他常见的化脓性感染。结论发生晚发败血症和累计使用抗生素时间越长,越有可能发生NLN。NLN一般呈良性过程,对于伴有严重疾病或ANC严重减少的NLN患儿,使用G-CSF安全有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