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浸润性乳腺癌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浸润性乳腺癌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基因bcl 2、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原癌基因C erbB 2、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 D)、转移抑制基因 (nm2 3 H1)、微血管数 (MVC)、雌激素调节基因 (PS2 )、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肿瘤大小 (Size)、临床分期 (Stages)、淋巴结状态 (State)、远处转移 (DM )等多个因素与浸润性乳腺癌 (invasivebreastcancer ,IBC)预后的关系。方法 单因素分析 :Log rank检验法。多因素分析 :Cox比例风险模型。 结果 经MPLR方法检验显示出明显影响浸润性乳腺癌预后的 6个因素 ,其作用强度依次为MVC、Bcl 2、PS2、间质组织蛋白酶D(CathDst)、临床分期 (Stages)、淋巴结状态 (State)。用比例风险模型计算出每个患者的预后指数PI(Prognosticindex) ,根据预后指数大小将 86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分为 2组 ,分别建立其术后生存率预测模型。结果提示PI值愈大 ,预后愈差 ,反之预后则好。结论 MVC、Bcl 2、CathDst、PS2临床分期、淋巴结状态是预测浸润性乳腺癌术后的预后指标。PI可能是临床评价病人预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