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水土保持通报》 >张家口不同侵蚀类型区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及效益研究

张家口不同侵蚀类型区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及效益研究

         

摘要

依据张家口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监测数据及其推广区域水土流失治理效益数据,对该区不同侵蚀类型区的水土流失综合配置模式及推广的价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类型区进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工程及植被措施选取时,土石丘陵区和土石山区应重点考虑阴坡阳坡下垫面条件的差异性,石质山区应重点考虑小流域不同部位的土壤厚度,白垩纪恶劣地形区考虑的重点是尽可能减少对原始地面的扰动和破环。根据不同治理区下垫面条件的差异,各典型小流域在实施治理后生态效益明显,保土和蓄水效益分别到达70%和60%以上。在类似区域推广后,同样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水土保持效益均达60%以上。治理区域内林草地面积及土地利用率所占比例均显著提高,对水土流失的调控能力也明显增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