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当代修辞学》 >试论博喻的结构与功能

试论博喻的结构与功能

         

摘要

英国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雪莱,把比喻当作“诗的语言的基础”。其实,不仅是诗歌,在各种样式的文学语言里,比喻都得到广泛的运用。比喻的使用方式多种多样,“博喻”是极富表现力的一种。 博喻,宋代陈騤《文则》定名并作了解释:“博喻,取以为喻,不一而足。”这是比喻的铺陈形式,设喻者根据表达需要,连续用几个喻体去说明或描绘本体,使比喻更精密、更形象、更富于表现的力量。这种修辞手法,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里就已经采用。钱钟书先生说:“像《国风》的〈柏舟〉连用镜、石、席三个形象来跟心情参照,《小雅》的〈斯干〉连说“如蚑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来形容建筑物线条的整齐挺耸”。到了唐宋,博喻已成为韩愈等许多名家惯用的修辞手法。钱先生特别欣赏宋代散文大家苏轼所写《百步洪》第一首里的一段:“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波,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四句诗中。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