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医正骨》 >微型钛板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的应用

微型钛板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观察应用微型钛板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0年1月至2015年9月,收治颈部疾病患者33例,男22例、女11例。年龄43~81岁,中位数64岁。脊髓型颈椎病21例,颈椎管狭窄症12例,其中发育性狭窄5例、退变性狭窄7例。合并颈椎黄韧带骨化5例、后纵韧带骨化4例。病程6~58个月,中位数18个月。均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术中均采用微型钛板内固定。分别于术前及术后2周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制定的脊髓型颈椎病评分标准(17分法)评价脊髓神经功能,并计算其改善率。分别于术后3个月及6个月采用曾岩等制定的标准评定颈部轴性症状。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开门减压节段均为C3~C7,固定节段均为C3、C5及C7。33例患者中4例失访,其余29例获随访,随访时间12~39个月,中位数22个月。切口均甲级愈合,均未出现椎管门轴断裂及再关门现象。JOA评分术前(7.3±1.3)分、术后2周(15.2±1.4)分,改善率为(81.4±1.2)%。术后2例出现C5神经根麻痹症状,应用激素及脱水药物等治疗后症状消失;2例出现脑脊液漏,经俯卧位局部加压包扎7~10 d后缓解;3例出现严重颈部轴性症状,经对症治疗后2例于术后6个月症状消失、1例于术后1年症状消失。颈部轴性症状评定,术后3个月优23例、良3例、可2例、差1例,术后6个月优28例、可1例。结论:采用微型钛板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脊髓神经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