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联勤军事医学》 >抗洪抢险部队医疗保障的特点与对策

抗洪抢险部队医疗保障的特点与对策

         

摘要

1998年长江全流域发生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灾情险情严重。在抗洪抢险战斗十分严峻的形势下,陆、海、空军和武警部队10多万官兵紧急出动参加战斗。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抗洪抢险斗争中,参加抗洪抢险部队医疗保障出现了新特点,对医疗保障也提出了新课题、新要求。我院先后共组派了25支医疗队随部队在抗洪抢险第一线进行医疗保障。现就特大洪灾中抢险部队医疗保障工作的特点与对策进行探讨。 1.1 灾情突发性,要求医疗保障的快速反应性   1998年7月下旬,长江上、中游连降暴雨,洞庭湖、鄱阳湖洪水陡涨,长江洪水宛如狂暴的恶魔,严重威胁着长江大堤的安全、沿江重要城市安全、人民生命安全。8月1日晚,湖北嘉鱼县牌洲湾溃口,2小时后5万人口的大垸被洪水吞没;7日晚公安县孟溪大垸溃口,九江溃口。几天时间长江全线超紧急水位,并居高不下,江堤险象环生,抗洪抢险形势异常严峻,10多万名部队官兵奉命奔赴长江大堤,投入抗洪抢险斗争,与肆虐洪魔展开40多天的激烈战斗,战胜了长江8次洪峰,排除险情数千处,抢救灾民数万人。在突发事件,事发突然的情况下,部队医疗保障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医院接到上级指示命令后,30分钟内有条不紊地展开工作。 1.2 环境恶劣性,增加了医疗保障的艰巨性   湖北的7月8月,晴天气温高达40度,官兵们头顶烈日,脚踏暑道,肩扛沙包,搬运石料,排除险情。雨天大雨如注,官兵们顶风冒雨,脚履泥泞路。风起时长江浊浪滔滔,有时在江面掀起2~3米高的巨浪,官兵们跳入江中手挽手筑起人墙。夜晚官兵们在大堤上风餐露宿。在抗洪抢险区域内,正常的环境遭到污染或破坏,生活设施无法保证,卫生条件差,劳动强度大,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疾病或传染病流行。 1.3 地域不稳定性,决定了医疗保障的可变性   1998年湖北境内的长江干堤、汉江干堤、民垸大堤被猛涨的洪水浸泡了几十天,经不住一次又一次诡谲洪峰的冲击,千里江堤出现漫水、散浸、管涌,险象环生,岌岌可危。哪里有险情、灾情,部队就奔赴哪里抗洪抢险,有的部队2个月里就转战8个县市的江堤。在时间、地点、样式和规律上都具有很大的变化,存在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医疗保障器材、药品、人员、方式和方法,随部队所处的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1.4 多军兵种协同性,要求医疗保障的整体性   1998年湖北长江抗洪抢险,出动部队10多万名官兵,来自广州军区、济南军区、空军、海军、武警部队、驻鄂的总参、总后、海军、空军、二炮的院校。这次湖北抗洪抢险斗争,包括了陆、海、空军和武警部队诸军兵种的联合战斗,有时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联合战斗。所以,必须进行联勤整体医疗保障,既保证伤病员及时合理救治,又保证卫生资源的合理利用。 1.5 抗洪抢险任务的特殊性,增加了医疗保障的复杂性   参加抗洪抢险部队10多万名官兵,师以上干部150名左右,将军就有60余名。师以上干部年龄较大,50岁以上的占大半。首长们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担负的抗洪抢险任务艰巨,责任大,工作压力大,生活无规律,睡眠时间少,身心承受超常压力,长期处于疲惫状况。部分师以上干部平时健康状况不好,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有的因出发准备时间短,药品没带或者带的数量少;有的因工作太忙,忘记了服药,病情发生变化;有的因工作太累,睡眠时间太少,病情加重,或者出现新的疾病。医疗保障一是需要多方面的技术和专业人员;二是药品需求量大,且品种多;三是病因无法消除,治疗效果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