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即刻消退缺损的原因分析及其神经生物学机制

即刻消退缺损的原因分析及其神经生物学机制

         

摘要

即刻消退缺损(immediate extinction deficit,IED)是指在条件性恐惧习得后,立即进行的消退训练不能长期抑制恐惧记忆的现象。IED可能与消退起始时的应激水平和事件分割等因素有关。在高应激水平下,消退记忆的巩固受损导致IED;而在中等或较低的应激水平条件下,即刻消退有效但效果可能容易受事件分割的影响。IED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涉及应激激活蓝斑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去甲肾上腺素引起杏仁核基底外侧核(basolateral amygdala,BLA)过度兴奋,然后BLA通过投射突触抑制在恐惧消退中起核心作用的内侧前额叶神经元的活动。未来研究应注意即刻消退缺损引起的长期后果,并深入探讨如何优化即刻消退在临床上的应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