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兽医学报》 >关节炎大鼠脊髓背角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P物质的变化及针刺效应

关节炎大鼠脊髓背角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P物质的变化及针刺效应

         

摘要

将行为学实验与免疫组化LSAB技术结合,观察了大鼠在佐剂性关节炎发生发展中及针刺治疗时,脊髓背角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P物质(SP)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正常大鼠CGRP主要分布于脊髓背角Ⅰ、Ⅱ、Ⅴ、Ⅹ层和利骚厄氏束,SP主要分布于脊髓背角浅层。注入佐剂后第2天形成急性关节炎时,背角浅层和灰质后联合中CGRP免疫活性物质(CGRP-LI)和SP免疫活性物质(SP-LI)有所增加;第14天发展为多发性关节炎时进一步明显增加,而且在灰质后联合中可见CGRP-LI长纤维;第28天后随佐剂性关节炎的逐渐恢复而恢复。电针双侧环跳穴可减轻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自发痛和痛觉过敏,并可预防多发性关节炎的发生,同时可见CGRP-LI和SP-LI增加的反应减弱。结果提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