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高原气象》 >1920—2000年全球陆地降水气候特征与变化

1920—2000年全球陆地降水气候特征与变化

         

摘要

分析了1920—2000年全球陆地降水场。指出降水量最大的区域主要在季风区,在季风降水区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之分。全球多年平均降水随纬向分布有着较好的连贯性,即热带地区比较湿润,从赤道向南向北递减,但是在南半球40°~50°S中高纬度降水量还比较多,故南半球降水随纬度分布呈双峰型。文中还分析了全球陆地平均的全年、各季降水序列的周期和趋势特征。指出全球降水序列中有明显的与2~7年ENSO周期相吻合的变化周期,也有年代际变化。在1920—2000年期间,除了冬季降水有一个弱的上升趋势外,其它季节降水量的变化趋势不很明显。分析比较了全球陆地年、各季降水长期趋势的地理分布差异,指出在南半球,赤道~10°S除了在春季降水表现为弱的负趋势外,其他季节都是正趋势,其中冬季最明显,但是并不显著。10°~25°S在冬、秋季是正趋势而夏季是负趋势,趋势都不显著。在20°~40°S夏、秋季的降水量正趋势达到0.01显著性水平。在北半球,25°N以南的热带地区的四季降水都是负趋势,在秋季尤为明显,达到0.01显著性水平。在30°N以北,除了在30°~40°N冬季表现为降水的负趋势外,其它季节降水为正趋势。在45°~55°N地区,降水的正趋势在春季表现的最为明显,在北半球更高的纬度上,冬季降水的正趋势表现的特别明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