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急性白血病MICM分型诊断

急性白血病MICM分型诊断

         

摘要

由于急性白血病(AL)的白血病细胞起源、分化和生物学行为不同,构成白血病的高度异质性.因此对AL作全面、正确分型诊断是临床准确、及时治疗的前提. AL分型诊断基本经历3个阶段:法国、美国、英国协作组(FAB)1976年单纯以形态学(M)为依据,制定了AL的FAB分型法.1986年该协作组提出了MIC分型法,即形态学(M)、免疫学(I)、细胞遗传学(C),该分型法以形态学为基础,以免疫学和细胞遗传学作补充,相互结合,使分型更趋精确.随着分子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M)研究的不断拓宽,显示染色体核型变化与基因异常密切相关,并在AL发病机制的研究及新型治疗手段(靶向疗法)等方面呈现令人瞩目的前景.国际血液学及血液病理学专家于2001年3月在里昂会议上公布了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的WHO分类法.该分类法综合应用了MICM分型技术,力求反映疾病的本质,成为国际上一种新的分型诊断标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