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医正骨》 >疏血通注射液预防大鼠血管吻合口血栓形成的实验研究

疏血通注射液预防大鼠血管吻合口血栓形成的实验研究

         

摘要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预防大鼠血管吻合口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将1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疏血通组及肝素钠组,每组40只。对照组、疏血通组及肝素钠组大鼠分别以生理盐水(10 m L·kg-1)、疏血通注射液(2 g·kg-1)及肝素钠注射液(600 U·kg-1)进行腹腔注射。药物注射6 h后将所有大鼠左侧颈总动脉切断,并即刻对其进行端端吻合。分别于造模结束后30 min及1、3、7 d时从各组随机选取10只大鼠,切取包含吻合口远近端各0.5 cm的颈总动脉,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并计算吻合口及缝线表面覆盖的纤维蛋白、血小板及内皮细胞的百分比。结果:1纤维蛋白覆盖率。造模后不同时间,3组大鼠血管吻合口纤维蛋白覆盖率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33.802,P=0.000;F=18.741,P=0.000;F=212.943,P=0.000;F=341.174,P=0.000)。造模后30 min时对照组纤维蛋白覆盖率低于疏血通组和肝素钠组(P=0.000,P=0.000);造模后1、3、7 d时对照组纤维蛋白覆盖率均高于疏血通组和肝素钠组(P=0.000,P=0.000;P=0.000,P=0.000;P=0.000,P=0.000);造模后3 d时疏血通组纤维蛋白覆盖率高于肝素钠组(P=0.000);其余各时点疏血通组和肝素钠组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血小板覆盖率。造模后不同时间,3组大鼠血管吻合口血小板覆盖率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52.002,P=0.000;F=84.734,P=0.000;F=368.903,P=0.000;F=14.413,P=0.000)。造模后30 min、1 d、3 d、7 d时对照组血小板覆盖率均高于疏血通组和肝素钠组(P=0.000,P=0.000;P=0.000,P=0.000;P=0.000,P=0.000;P=0.000,P=0.000);造模结束后30 min时疏血通组血小板覆盖率高于肝素钠组(P=0.027);其余各时点疏血通组和肝素钠组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内皮细胞覆盖率。除造模后30 min时外,其余各时点3组大鼠血管吻合口内皮细胞覆盖率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0.000,P=1.000;F=835.502,P=0.000;F=363.874,P=0.000;F=780.410,P=0.000)。造模后1、3、7 d时对照组内皮细胞覆盖率均低于疏血通组和肝素钠组(P=0.000,P=0.000;P=0.000,P=0.000;P=0.000,P=0.000);造模后1、7 d时疏血通组内皮细胞覆盖率均高于肝素钠组(P=0.002,P=0.001);造模后3 d时疏血通组和肝素钠组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能促进内皮细胞生长,减少血小板在血管吻合口的堆积,从而避免血栓形成,其疗效与肝素钠相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