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 >康熙乾隆年间南翔诸镇布商字号经营方式的变革

康熙乾隆年间南翔诸镇布商字号经营方式的变革

             

摘要

鸦片战争前,我国染业是随着织业生产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手工业,踹业是专为棉布染色后加工整理而设的。布商兼营染踹业,是商人经营方式的重着变革之一。康熙中叶后,苏州的染踹业随着棉布市场的扩大迅速发展起来,踹匠也从染坊中分离出来,"苏城内外踹匠不下万余",并出现了一种包工头式的人物,即处于布商与踹匠之间的中间人,布商开设染坊,雇佣少数染匠在自己的染坊内进行棉布染色,棉布的踹(足牙)操作由踹坊承担,包工头备置菱角样式巨石、木滚、房屋等,招集踹匠居住,垫发柴米银钱,向客商领布发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