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学前教育研究 》 >家庭抚养模式对学前儿童安慰观念及行为的影响

家庭抚养模式对学前儿童安慰观念及行为的影响

             

摘要

在儿童早期社会化发展进程中,安慰行为虽然出现时间最晚,发生频率最低,但是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有重要价值。不过,只有当观念与行为相一致时,儿童才有了知行统一的安慰行为。为探讨联合教养和亲代教养两种不同的家庭抚养模式对儿童安慰观念与行为及两者发展一致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绘本故事访谈与“玩具损坏”任务范式考察173名3~6岁学前儿童的安慰观念与行为。结果显示,3~6岁儿童的安慰观念已发展到较高水平,在性别、年龄和家庭抚养模式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3~6岁儿童的安慰行为得分随年龄增加而升高,亲代教养下安慰行为得分高于联合教养;3~6岁儿童的安慰观念与行为发展不完全一致,随年龄增加两者的一致性逐渐提高。祖辈与父辈应在遵循儿童安慰观念与行为发展规律的前提下,保持教育一致,并为儿童提供充足的互动和交往空间,为促进儿童安慰观念与行为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