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上海医学》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前后桡动脉管径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前后桡动脉管径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摘要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前后桡动脉管径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手术120例(排除房颤、频发室性早搏等心律不齐病例),平均年龄(58.69±11.74)岁,其中冠心病88例(其中合并高血压病19例,高血脂症28例,2型糖尿病25例),可疑冠心病32例。试验前均行Allen检查、右侧桡动脉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管超声检查(机器型号Vivid7 Dimension GE),采用B-FLOW模式,分别记录右侧桡动脉近段、中段、远段(含穿刺点)的管径、血流速度,每项指标测量3次,各取平均值。穿刺均采用6 F动脉鞘及5 F Terumo共用型造影导管或指引导管进行。术后立即拔除动脉鞘管,加压包扎,每0.5至1 h略放松加压的绷带,4至6 h后解除包扎。术后48至72 h行桡动脉血管超声检查,测量指标同术前。结果120例患者冠状动脉造影阴性23例,术后桡动脉闭塞3例,其中1例为第3次经右桡行冠状动脉造影术,2例桡动脉平均管径小于1.5 nm,桡动脉穿刺失败改经股入路1例,对其余116例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前后桡动脉近段、中段、远段(含穿刺点)的管径均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8.49±19.55)比(83.99±55.01)cm/s, P0.05)。28例高脂血症患者经桡介入术后远段(含穿刺点)的管径[(1.99±0.40)比(1.83±0.37)mm, P0.05)。25例糖尿病患者经桡介入术后远段(含穿刺点)的管径[(1.90±0.34)比(1.75±0.39)mm,P<0.05]、血流速度[(60.39±19.47)比(91.51±49.51) cm/s,P<0.05]较介入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余管径及血流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桡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48至72 h内桡动脉远段穿刺点附近管腔易发生轻度狭窄。合并高脂血症或糖尿病的患者较其他患者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后更易出现桡动脉远段穿刺部位轻度狭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