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密度对稻茬晚播小麦^(15)N积累、分配与利用特征的影响

密度对稻茬晚播小麦^(15)N积累、分配与利用特征的影响

         

摘要

通过^(15)N微区试验,研究晚播条件下不同密度小麦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差异,探索提高晚播小麦氮素利用效率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稻茬晚播小麦开花期植株吸收的氮素67%~71%、成熟期植株吸收的氮素53%~70%来自土壤中氮素,^(15)N微区试验结果表明开花期植株对肥料^(15)N的吸收以基施^(15)N为主,成熟期吸收追施^(15)N比例则高于基施^(15)N。花后营养器官中的肥料^(15)N向籽粒中转运,其中茎鞘转移量最大,转移氮素以基施^(15)N为主。增加密度可显著增加成熟期植株对追肥中肥料^(15)N的吸收量及占总氮比例。高密度条件下籽粒中氮素的积累提高,主要是增加营养器官中追肥^(15)N向籽粒中转运。这说明晚播条件下适度增加密度有利于提高植株对肥料氮的吸收,减少土壤中肥料残留,提高营养器官中氮素向籽粒中的运转量,结合氮肥后移措施有利于提高氮素利用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