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食品学报 》 >蓝莓采后病原菌胞外脂肪酶的提取及粗酶性质研究

蓝莓采后病原菌胞外脂肪酶的提取及粗酶性质研究

             

摘要

以蓝莓采后主要病原菌灰霉为试验菌株,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其培养基成分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研究其酶学性质。结果表明,采用含橄榄油1%、蛋白胨1%,pH 7.0的PDA培养基,发酵温度25℃,发酵时间96 h时,灰霉菌具有最高的产胞外脂肪酶能力。酶学性质研究表明,该脂肪酶对pH和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宽,在40℃、p H 9.0的反应条件下,粗酶的脂肪酶活性最高;Na^+、Fe^3+能促进粗酶的活性,K^+、Ca^2+、Mg^2+、Cu^2+则抑制粗酶的活力;该粗酶在一定体积分数的异丙醇、甲醇、丙酮中具有良好耐受性,而在乙酸乙酯和二甲苯中处于激活状态。优化使病菌灰霉菌脂肪酶的产率增加,为后续脂肪酶的分离纯化奠定基础。初步探讨胞外脂肪酶的粗酶性质,为蓝莓采前病害防治及采后品质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