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民国档案》 >抗战前江苏农村土地所有权浅析

抗战前江苏农村土地所有权浅析

         

摘要

一土地集中现象贯穿于我国封建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始终。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但并没有解决我国的社会基本矛盾,封建土地所有制没有受到丝毫的触动,土地集中现象日趋严重。这种情况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江苏农村同样存在。素称富庶之区的苏南,人多地少,又是达官贵人、地主豪绅麇集之地,这些人不愿将自己所积聚的货币投资风险较大的工商业,认为购买土地收取地租获利虽少些,但稳当可靠。因此,购置田地使其资金不动产化者为数不少。苏北经济虽比苏南落后,但由于地处两淮盐场,在清代就是富商大贾聚集之地,他们购置土地为子孙后代养尊处优计。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盘踞苏北的军阀、官僚横行乡里,占田夺地,肆意兼并活动频仍发生,土地集中的情况与苏南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土地的高度集中致使自耕农减少,半自耕农、佃农增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