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医临床研究》 >关节镜下骨-髌腱-骨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早期康复训练的评估

关节镜下骨-髌腱-骨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早期康复训练的评估

         

摘要

目的:根据移植韧带的生物力学、生理病理过程,采用早期以股四头肌锻炼和促进关节功能恢复为主要方面的康复方法,观察关节镜下骨-髌腱-骨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01至2009—01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关节创伤科采用关节镜下自体骨-髌腱-骨移植重建(ACL)的患者47例。其中男32例,女15例;年龄20~45岁;左侧19例,右侧28例。第一阶段(术后2周内):以减轻疼痛,消肿为目的,以股四头肌锻炼为主。第二阶段(术后2至6周):以恢复肌力、关节屈伸和部分负功能为目的,以闭链式和开链式关节活动为主。第三阶段(术后6至12周):重复上述锻炼基础上增加膝关节活动度及强度练习,以进一步恢复膝关节功能、正常步态及本体感觉训练。术后1年评价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稳定性(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及轴移试验),采用Lysholm评分(总分100分,分数愈高,膝关节功能恢复愈好)和IKDC评分(4级评分法,分为正常、接近正常、异常、严重异常)评价其疗效。结果:47例患者均保留有完整的联系信息,每月均能定期随访及复诊,随访率达100%。术后6周膝关节活动度0。~120。者41例(余7例患者膝关节屈曲均超过100。),所有膝关节消肿明显,肿胀轻微;术后12周所有膝关节活动度均达到正常,肿胀消退,术后未发现膝关节屈伸功能丢失者。47例患者术后1年随访行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及轴移试验检查均未见阳性结果。术后1年Lysholm评分和IKDC评分情况IKDC评分正常43例(42,47),接近正常3例(3/47),异常2例(2/47);患膝术前Lyrsholm评分平均41.8分,术后平均90.7分,其中优39例,良5例,中3例,优良率93.6%。结论:关节镜下骨一髌腱.骨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采用早期股四头肌锻炼,术后2周部分负重并由逐渐闭链式向开链式关节运动等过渡的康复训练疗效确切,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患者的依从性较好,符合骨-髌腱-骨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生理病理和生物力学过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