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IBS-D肝郁脾虚型病证症结合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的初步研究

IBS-D肝郁脾虚型病证症结合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的初步研究

         

摘要

目的建立一种疾病―证候―症状相结合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肝郁脾虚型大鼠模型。方法 (1)模型建立方法:采用新生母子分离+慢性束缚+番泻叶灌胃法复制IBS-D肝郁脾虚型病证症结合大鼠模型。将48只实验动物分为正常组、母子分离组、束缚组、母子分离+束缚组、母子分离+番泻叶组、三因素组(母子分离+束缚+番泻叶组)6组,每组8只。(2)模型评价方法:以结直肠扩张的疼痛阈值代表内脏敏感性,评价"疾病"模型的建立;以旷场实验和血清D-木糖水平评价肝郁脾虚"证型"的建立;以排便粒数和稀便率评价腹泻"症状"的建立。结果(1)与正常组比较,三因素组大鼠的体重增长量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三因素组大鼠疼痛阈值明显降低,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正常组比较,三因素组大鼠总穿格数、站立次数、修饰次数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与正常组比较,三因素组大鼠血清D-木糖含量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与正常组比较,三因素组大鼠排便粒数及稀便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母子分离+慢性束缚+番泻叶灌胃的三因素复合SD模型大鼠符合IBS-D肝郁脾虚型疾病特点,可能是一种较好的研究中医药治疗IBS疗效机制的动物模型,但仍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