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射频消融联合金属支架植入治疗后胆道感染病原菌及其危险因素

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射频消融联合金属支架植入治疗后胆道感染病原菌及其危险因素

         

摘要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HCCA)患者射频消融(RFA)联合金属支架植入治疗后胆道感染病原菌情况,分析其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86例HCCA患者,均行RFA联合金属支架植入治疗,采集胆汁标本行病原菌监测及药敏试验,同时分析HCCA治疗后胆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结果 治疗后胆道感染发生率为22.09%(19/86);HCCA治疗后胆道感染患者胆汁培养液检出病原菌27株,革兰阴性菌17株占62.96%,革兰阳性菌9株占33.33%,真菌1株占3.70%,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治疗前未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白蛋白是HCCA治疗后胆道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危险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评估HCCA治疗后胆道感染发生风险的曲线下面积为0.947,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9.30%、95.10%.结论 HCCA患者RFA联合金属支架植入治疗后胆道感染发生风险高,革兰阴性菌为其主要致病菌,治疗前未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白蛋白是HCCA患者治疗后胆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可为临床监测感染高危人群提供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