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华南预防医学》 >蟾蜍感染钩体的调查

蟾蜍感染钩体的调查

         

摘要

<正> 国内某些钩体病流行区已从两栖类中的蛙类分离得致病性钩体。至于蟾蜍自然感染钩体的情况,尚未见报导。我们于1977年9~11月在广州郊区对蟾蜍进行了调查,从蟾蜍肾分离得秋季热型钩体,兹报告如下。材料及方法在广州市郊新滘地区的田野和猪场附近捕捉蟾蜍。在实验室对部分蟾蜍先取血液和尿液,分别进行凝溶试验和暗视野直接镜检尿液。将蟾蜍浸泡于3%来苏液中约10~15分钟,然后剖取肾、脾脏分别培养,每种脏器接种5—氟脲嘧啶(250微克/毫升)柯氏培养基2支,置28℃,观察40天。

著录项

  • 来源
    《华南预防医学》 |1979年第4期|34-35|共2页
  • 作者

    陈炯然; 黄青柳; 伍碧雯;

  • 作者单位

    广东省卫生干部进修学院;

    广东省卫生干部进修学院;

    广东省卫生干部进修学院;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