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古脊椎动物学报(中英文)》 >周口店新发现的北京猿人化石及文化遗物

周口店新发现的北京猿人化石及文化遗物

         

摘要

1.1966年在北京猿人遗址发现的北京猿人的头盖骨断片,主要有额骨和枕骨。此外,还有北京猿人的牙齿,石器,用火的遗迹和哺乳动物化石。2.1966年的头盖骨断片和1934年的5号北京猿人头盖骨断片同属一个个体,因此,并合起来的头盖骨,仍然称作5号北京猿人头盖骨。3.5号北京猿人头盖骨为中年男性,脑量为1140毫升,比魏敦瑞(Weidenreich,F.)估计的1300毫升要少。5号头盖骨具有北京猿人的典型特征,但又具有比其它北京猿人更进步的性质。这和魏敦瑞认为的,北京猿人群的形态特征,在堆积物填满整个洞穴的漫长时期内,保持着不变的观点,形成明显的对照。5号头盖骨还具有明显的左右侧不对称现象,它为进一步探讨人类体质的发展过程,提供了有意义的课题。4.1966年发现的石器材料共173件,多数采自第3层。其中一件长方形修理台面的石核是首次发现。和已知的对北京猿人石器的认识联系起来看,在由下往上的堆积中,石器的变化过程是渐变的过程。这个过程自第6层起逐渐明朗,自第4层以上更为显著,在时间上已达到旧石器时代初期相当发展的阶段。与周口店第十五地点的石器比较,它们之间有相似之处,也有明显的不同。可能说明两个地点的文化在时间上有先后之别,也可能说明它们的文化在时间上有一定的间断。5.根据对哺乳动物化石的观察,似乎说明了周口店第一地点顶部堆积的时代已接近于更新世晚期。

著录项

  • 来源
    《古脊椎动物学报(中英文)》 |1973年第2期|109-131|共23页
  •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