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例谈高考化学试题中的十类“陷阱”

例谈高考化学试题中的十类“陷阱”

         

摘要

<正> 试题中的“陷阱”是指干扰信息、迷惑条件或设置的思维障碍、思考歧路等。高考试题需要保证一定的难度和区分度,因此,高考命题中“陷阱”是不可少的,正像教育部考试中心在试题编制的基本要求中强调的,“干扰项能反映考生的典型错误,且看上去似乎有理,不要错得太明显”;“应该增大正确项的隐蔽性和错误项的干扰性”。下面仅列举高考试题中的十类“陷阱”作一分析,指导学生提高识别能力,排除干扰。一、概念混淆例1.(1999年全国卷9题)关于晶体的下列说法

著录项

  • 来源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05年第10期|50-53|共4页
  • 作者

    程国清;

  • 作者单位

    南京市栖霞区教学研究室 江苏 南京210028;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G634.8;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