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走进孔子》 >“反”的哲学——从《论语》到《孟子》

“反”的哲学——从《论语》到《孟子》

         

摘要

<正>一、从“反”到“思”《论语·八佾》:“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南宋张九成的《心传录》卷下《论语绝句》诗云:此理寻常岂不如,奈何人不反思之。故应指掌从君示,想亦于斯勿更疑。对于这一章,朱熹认为,禘礼是最能表达先王报本追远之意的,如果不是仁孝诚敬到了极致,就不能够把握禘礼的精髓。而从等级上来说,禘礼是只有周天子才能举行的最高规格的祭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