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带状采伐对新生毛竹空间结构及稳定性的影响

带状采伐对新生毛竹空间结构及稳定性的影响

         

摘要

【目的】带状采伐是毛竹资源高效经营的重要技术手段,研究带状采伐后新生毛竹空间结构一元、二元分布特征及稳定性,比较不同采伐处理空间结构恢复效果,为带状采伐技术评价和后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实施不同宽度带状采伐处理后的两度新竹为研究对象,利用新竹混合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对比不同采伐处理与未采伐对照样地的新生竹空间结构变化情况,并采用基于空间结构指数的林分空间结构生产函数评价新生竹稳定性。【结果】①带状采伐后两度新竹的平均混合度较对照减少2.90%~23.75%,新竹处于弱度混合到中度混合之间(新竹混合度为0.395~0.503),零度混合的新竹比例增大;新生竹整体保持中庸状态(大小比数为0.506~0.545),除带状采伐宽度15 m(15M)处理外,优势新竹的比例较对照样地有所增长,且随采伐宽度增大而减小;带状采伐未改变新生竹空间分布格局,新生毛竹始终呈现随机分布状态。②处于优势状态且强度混合、随机分布且强度混合的新生竹比例较对照分别减少3.74%~7.65%和3.21%~12.82%,处于中庸到优势状态且随机分布的新竹比例整体略大于对照样地,带状采伐宽度5 m(5 M)处理下结构优越的新生竹比例在各处理中最大。③带状采伐降低了新生竹空间结构稳定性,采伐宽度越大,稳定性恢复效果越差。【结论】带状采伐不改变新生竹空间格局和整体优势状态,新生竹混合度减小,优势微结构比例减小,新竹空间结构仍处于恢复过程,未来应及时疏除聚集分布且基径偏小的新笋,提高优势且随机分布新竹的比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