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高血压杂志》 >入院24 h收缩压轨迹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预后的相关性

入院24 h收缩压轨迹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预后的相关性

         

摘要

目的 观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后24 h收缩压轨迹及其与早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9年6月至2022年1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二、四病区住院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319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入院24 h内收缩压的变化趋势将患者分为高-稳定组(24 h收缩压持续≥160 mmHg),高-中组(入院后前6 h收缩压≥160 mmHg,随后收缩压下降至140~160 mmHg或更低),中-稳定组(24 h收缩压均在140~160 mmHg),中-低组(入院后前6 h收缩压位于140~160 mmHg,随后下降至<140 mmHg),低-稳定组(24 h收缩压均<140 mmHg,但不低于120 mmHg)。主要研究结果是早期预后不良[发病14 d或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3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收缩压轨迹与早期预后的关系。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19例,根据其24 h收缩压变化趋势最终确定了5个收缩压轨迹组:高-稳定组50例(15.7%),高-中组101例(31.7%),中-稳定组66例(20.7%),中-低组74例(23.2%),低-稳定组28例(8.7%)。发病14 d后或出院时发生预后不良116例(36.4%),高-稳定组、高-中组、中-稳定组、中-低组、低-稳定组早期预后不良的比例分别是58.0%、33.7%、30.3%、28.4%、42.9%(χ^(2)=14.030,P=0.00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高-稳定组相比,调整了性别、高血压病史、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24 h收缩压平均值、24 h收缩压标准差、降压治疗等因素后,高-中组、中-稳定组、中-低组发生早期预后不良的风险降低,调整后的OR(95%CI)分别为0.144(0.048~0.431),0.226(0.057~0.902),0.131(0.022~0.769)。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入院后24 h内收缩压轨迹可能是脑卒中早期预后不良的预测因素。急性期收缩压下降并维持于120~160 mmHg可能预示着早期预后不良风险降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