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职业与健康》 >肠镜下靛胭脂黏膜染色在彝族聚集区大肠早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肠镜下靛胭脂黏膜染色在彝族聚集区大肠早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摘要

目的探讨肠镜结合靛胭脂黏膜染色在凉山州彝族聚集区大肠早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2019年1月四川省布拖县人民医院1 327例行电子肠镜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肠镜下白光观察和靛胭脂黏膜染色对结直肠黏膜病变的诊断效果。结果 1 327例患者中结直肠黏膜总体病变的有420例(31.6%);结直肠息肉156例(15.6%),其中腺瘤性息肉44例(3.3%);结肠黑变病21例(1.6%);溃疡性结肠炎伴异常增生3例(0.2%);结直肠癌5例(0.4%)。高风险人群白光组和靛胭脂染色组息肉检出率均高于一般风险人群(均P<0.05)。高风险人群和一般风险人群靛胭脂染色组息肉检出率均高于白光组(均P<0.05)。汉族人群息肉检出率(27.9%)高于彝族人群(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靛胭脂染色组的结直肠黏膜病变诊断准确率(93.24%)高于白光组(73.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肠镜结合靛胭脂黏膜染色可提高大肠病变性质的准确率,有助于发现常规肠镜难以发现的扁平及微小病变,尤其针对高风险人群的大肠早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具有一定的优势,提高了大肠早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