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妇幼保健》 >基质金属蛋白酶-9、抗内皮细胞抗体和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在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基质金属蛋白酶-9、抗内皮细胞抗体和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在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摘要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和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在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7年10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收治并确诊的52例川崎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冠状动脉损害分为冠脉损害组21例和无冠脉损害组31例,并选取30例普通发热患儿为发热对照组、20例健康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研究对象血清MMP-9、AECA和ANCA蛋白水平;应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单个核细胞MMP-9 mRNA;应用明胶酶谱法测定血清MMP-9酶活性。结果川崎病急性期和缓解期外周血MMP-9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发热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川崎病急性期和缓解期外周血MMP-9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发热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川崎病急性期AECA蛋白、ANCA蛋白水平均高于发热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冠脉损害组急性期外周血MMP-9蛋白水平高于无冠脉损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冠脉损害组急性期外周血MMP-9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发热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冠脉损害组急性期ANCA蛋白水平高于无冠脉损害组急性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川崎病急性期血清AECA水平与MMP-9呈正相关关系(r=0. 654,P=0. 023)。急性期冠脉损害组MMP-9、ANCA与冠状动脉内径/主动脉瓣环内径比值呈正相关关系(r1=0. 542,P=0. 026; r2=0. 769,P=0. 019)。结论 MMP-9、ANCA、AECA蛋白均参与了川崎病发病及冠状动脉损害,其中血清ANCA与MMP-9可作为冠脉损害的早期检测指标,二者联检可能获得更加准确的诊断结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