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结直肠癌患者的就诊年龄与术前肿瘤相关特征的关系:基于DACCA的真实世界数据研究

结直肠癌患者的就诊年龄与术前肿瘤相关特征的关系:基于DACCA的真实世界数据研究

         

摘要

目的分析目前版本的华西肠癌数据库(Database from Colorectal Cancer,DACCA)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作为区域性中心所服务的结直肠患者人群的年龄与术前肿瘤特征的关系。方法本次数据分析选取的DACCA版本为2022年1月5日更新版,其中分析的数据项目包括:年龄、癌前病变、癌家族史、肿瘤部位、肿瘤距齿状线距离、肿瘤形态、肿瘤方位、肿瘤病理学性质、分化程度和术前TNM分期。根据我国的年龄分段方式将年龄划分为≤35岁(含婴儿、幼儿、儿童、少年和青年5个阶段,本研究将其设定为年轻组),35~59岁(设定为中年组)以及≥60岁(设定为老年组)3个组。结果按照条件筛选DACCA数据库获得7856条有效数据。①不同年龄分组下癌前病变有/无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19,P=0.045),且不同年龄段中各种癌前病变的构成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51.698,P<0.001)。②不同年龄分组的癌家族史有/无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212,P<0.001),且不同年龄分组之间本人不同肿瘤病史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80,P=0.027),不同年龄分组之间亲属各种肿瘤病史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138,P=0.003)。③不同年龄分组之间,原发癌不同数量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73,P=0.036);在所有单原发直肠癌患者中,不同年龄分组之间的不同肿瘤部位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17,P<0.001);在所有单原发结肠癌患者中,不同年龄分组之间的不同肿瘤部位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704,P<0.001)。④在不同年龄组之间,肿瘤距离齿状线的距离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8.589,P<0.001)。⑤不同年龄组之间,肿瘤方位的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795,P=0.140)。⑥不同年龄组之间,肿瘤病理学性质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387,P<0.001)。⑦不同年龄组之间,肿瘤形态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719,P<0.001)。⑧不同年龄组之间,肿瘤分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43.544,P<0.001)。⑨不同年龄组之间,结直肠癌的术前TNM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7.547,P=0.023)。结论结直肠癌患者的术前肿瘤特征与就诊年龄存在多种关联。年轻结直肠癌患者多不伴有癌前病变,若有癌前病变多是家族性腺瘤息肉病。年轻结直肠癌患者的亲属癌家族史中同样罹患结直肠癌的比例更高。从肿瘤发生部位来看,年轻结直肠癌患者出现单原发癌的比例高于中老年患者。直肠癌中年轻患者的肿瘤距齿状线的距离更小、部位更低,出现低分化恶性肿瘤比例更高,同时分期相对更晚。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