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环境科学 》 >南京北郊四季PM2.5中有机胺的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南京北郊四季PM2.5中有机胺的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摘要

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在南京北郊采集了大气PM2.5样品,对其中的有机胺、主要水溶性离子、有机碳和元素碳进行了定量分析.共测定南京北郊大气PM2.5中5种有机胺:甲胺、乙胺、二甲胺、三甲胺和苯胺.有机胺年平均总浓度为(54.2±29.2)ng·m^-3,其中最丰富的物种为二甲胺[年均值:(20.2±13.7)ng·m^-3],其次为甲胺[年均值:(13.1±6.3)ng·m^-3]、三甲胺[年均值:(8.6±4.1)ng·m^-3]、乙胺[年均值:(6.3±4.1)ng·m^-3]和苯胺[年均值:(5.9±3.9)ng·m^-3],有机胺总浓度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污染天有机胺的浓度大于清洁天,主要是受大气颗粒物酸性影响大气有机胺气/粒转换所致,并且大气颗粒物酸性也是导致夏季高温条件下颗粒态有机胺仍高于其它季节的另一原因.在新粒子生长天,发现有机胺的浓度会有所增加.PMF法溯源结果显示南京北郊大气PM2.5中主要有6种有机胺排放源:即工业源、农业源、生物质燃烧、机动车排放、二次源和道路扬尘.其中甲胺、乙胺主要来源于二次源和机动车排放;二甲胺、三甲胺主要来源于生物质燃烧、二次源和机动车排放;苯胺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和生物质燃烧.有机胺的来源具有显著的季节差异,春季秋季道路扬尘源占比较高,夏季二次源为有机胺主要的污染源,冬季机动车排放源和生物质燃烧源有一定提升.而有机胺的昼夜差异并不明显,二次源、机动车排放源以及生物质燃烧源是3个主要影响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