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辐射卫生》 >DWI和动态增强MRI在舌鳞状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DWI和动态增强MRI在舌鳞状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摘要

目的探讨DWI和动态增强MRI在舌鳞状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65例舌鳞状细胞癌患者,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的38例,无淋巴结转移的27例;其中55例患者行动态增强扫描。测量并比较有无淋巴结转移组间病变大小及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分析病变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time-intensity curve,TIC);同时比较不同T分期和病理分级舌鳞状细胞癌的ADC值差异。结果 65例舌鳞状细胞癌患者长径均值(28.2±11.7) mm,短径均值(17.7±9.4) mm,厚度均值(26.8±11.9) mm,ADC均值(1.029±0.142)×10-3mm2/s,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组之间,病变的长径、短径、厚度以及ADC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跨中线生长者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55例行增强扫描的癌灶中,TIC曲线类型Ⅰ型(速升平台型)42例,Ⅱ型(速升流出型)13例。早期(T1+T2)舌癌组ADC值(1.090±0.113)×10-3 mm2/s,晚期(T3+T4)舌癌组ADC值(1.001±0.147)×10-3 mm2/s,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分化、中分化及低分化鳞癌的ADC值分别为(1.101±0.101)×10-3 mm2/s、(0.992±0.139)×10-3 mm2/s和(0.819±0.125)×10-3 mm2/s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1.011×10-3 mm2/s和0.928×10-3mm2/s分别为诊断高分化及低分化舌鳞癌的临界点,两者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5.7%、63.3%和81.4%、83.3%。结论 DWI和动态增强MRI可较好反映舌鳞状细胞癌的特点,在对其定性、病理分级、分期及预测淋巴结转移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