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公共卫生》 >中国西部8省≤18岁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不同延迟诊断时长与术后康复结果对比分析

中国西部8省≤18岁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不同延迟诊断时长与术后康复结果对比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CHD)不同延迟诊断时长与患者术后康复结果的关系,为针对性的先心病早期筛查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于2017年1月—2020年12月,选取在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接受治疗的来自8个省2879例≤18岁先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横断面调查结合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患者电子病历并随访术后“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等信息,分析不同延迟诊断时长与术后康复结果的关系。结果2879例研究对象中,先心病延迟诊断1908例(66.3%),延迟诊断0.03~3年、3.01~7.5年、>7.5年分别有663例(23.0%)、615例(21.4%)、630例(21.9%)。延迟诊断0.03~3年患儿生长发育较慢(19.7%),且较难融入集体生活(28.0%);延迟诊断时长>7.5年组患儿出现消极情绪的比例最高(17.4%)。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了患儿性别、年龄、民族、CHD病种、家庭结构等相关因素后,与CHD延迟诊断时长>7.5年相比,延迟诊断0.03~3年(OR=0.685,95%CI=0.499~0.940)和3.01~7.5年(OR=0.630,95%CI=0.450~0.882)均使患儿术后产生悲伤难过等消极情绪的风险降低。与延迟诊断0.03~3年相比,延迟诊断0年(OR=0.717,95%CI=0.563~0.914)和>7.5年(OR=0.685,95%CI=0.528~0.888)均使患儿术后难以融入集体生活的风险降低。结论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不同延迟诊断时长会对术后康复结果产生影响,CHD延迟诊断时长>7.5年与患儿术后产生消极情绪有关,延迟诊断0.03~3年与术后难以融入集体生活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