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公共卫生》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公众媒介信任度影响因素分析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公众媒介信任度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公众媒介信任度的影响因素,为政府的风险沟通及对公众的信息行为引导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20年8月3—13日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以问卷星网络平台和微信转发的方式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19132名年龄≥18周岁的成年人进行了媒介信任相关调查。结果公众对钟南山和张文宏等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中央媒体、地方媒体、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等国际机构、医疗健康行业媒体、学校/社区/单位组织等、有认证的相关专业专家的自媒体、市场化媒体、有认证的非相关专业的自媒体、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的个人发言和评论、社交范围内邻居/朋友/家人/同学等的言论11个媒介的信任度得分分别为(4.6±0.7)、(4.5±0.7)、(4.2±0.8)、(4.1±0.9)、(4.1±0.8)、(4.0±0.9)、(3.8±1.0)、(3.7±1.0)、(3.4±1.1)、(3.1±1.1)、(3.0±1.0)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公众媒介信任可提取为权威媒介信任和非权威媒介信任2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7.363%。层次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人口学特征、信息需求与偏好、媒介使用、健康与经历、社会互动因素在权威媒介信任模型中对因变量的贡献率分别为0.3%、11.1%、9.1%、0.1%、0.8%,在非权威媒介信任模型中对因变量的贡献率分别为0.8%、17.8%、6.5%、0.1%、0.1%;体力劳动、家庭人均月收入>10000元、有信息需求、有信息形式和信息情绪偏好、使用权威媒介和非权威媒介、有社会互动的公众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权威媒介信任度较高,自评目前健康状况好的公众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权威媒介信任度较低;家庭人均月收入>20000元、有信息需求、有信息形式和信息情绪偏好、使用权威媒介和非权威媒介的公众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非权威媒介信任度较高。结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公众对权威媒介的信任度高于非权威媒介;家庭人均收入、信息需求、信息形式偏好、信息情绪偏好、权威媒介使用和非权威媒介使用是公众权威媒介和非权威媒介信任度的共同影响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