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高原文化研究》 >历史场阈中的目连戏研究——目连戏的形成、传播及青海民间遗存

历史场阈中的目连戏研究——目连戏的形成、传播及青海民间遗存

         

摘要

目连戏是中国戏剧的源头,被称为“戏祖”“戏母”。自北宋杂剧以来,中国戏剧开辟了一片崭新的天地,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终于成为中国传统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发展出了数百个剧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名片。中国目连戏的发展史实际上也是中国戏剧史的一个缩影。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麻地沟村是中国目连戏在空间传播上的最西界,当地保存的手抄本《目连宝卷》,是目前国内唯一一部首尾保存齐全的连戏剧本,入选了青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麻地沟官庄村民王存瑚老人被批准为该项目的非遗传承人。青海目连戏已中断演出七十多年,随着王存瑚老人的去世,该剧已几近消亡。但历史传承脉络仍然可以从手抄本和当地村民们的口承资料中进行梳理,从而还原出该剧的历史面貌,对河湟民俗文化的深刻影响,以及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目连文化圈的演变和语境质变等文化信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