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藏文版)》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的语言接触现象探究--以青海循化境内语言接触为例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的语言接触现象探究--以青海循化境内语言接触为例

         

摘要

循化县是个多民族聚集县,也是我国唯一的撒拉族自治县。各民族长期以来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同时在文化、经济、教育、宗教等各个领域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为语言接触和影响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各民族语言当中既有吸收其它民族语言至本民族语言的案例,也有本民族语言分流融合于其它民族语言的事例。各民族间不断交往交流交融,在语言上也不断补充新的血液。其中藏语对周边其他民族语言的影响极其明显,比如撒拉语中的“名+数”语序、于格、复数标记和名物化标记等的用法,在其同语支中非常鲜见。经调查,撒拉语中的这些特殊语法现象就是在与周边藏族人民和谐共处过程中语言上高频接触、受藏语影响而产生的。与此相同,循化当地汉语方言当中也能找到大量的受藏语影响的语言现象。另外,青海循化各族人民一直以来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有着深度的认同,这在语言当中有足够的实证案例,如语言兼用、语言借用、吸收大量的汉语词汇来丰富自己的语言,进而增进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认同。青海循化境内的语言接触、语言兼用、双语通用无一不体现出循化各族人民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有着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内向力。我们有必要从博大精深的语言里提取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各种表征,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助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