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临床荟萃》 >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率、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研究

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率、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研究

             

摘要

目的 通过检测冠心痛患者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血浆P选择素(CD62P)浓度及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的浓度,了解氯吡格雷抵抗在冠心痛患者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探讨氯吡格雷抵抗的干预策略.方法 130例受选对象在服用氯吡格雷75 mg/d前、服药5天后,测定血小板聚集(plateletaggregation)、CD62P浓度及sCD40L的浓度.根据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降低程度分为氯吡格雷抵抗组和非氟吡格雷抵抗组.对氯吡格雷抵抗患者随机分为氯吡格雷剂量加倍(150 mg/d)和维持原有剂量两组,5天后重复测定血小板聚集率、血浆CD62P浓度及sCD40L浓度.结果 服用氯吡格雷5天后测得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率分别为16.2%(ADP 10 μmol/L)和14.6%(ADP 20 μmol/L).时氯吡格雷抵抗患者剂量加倍干预5天后测得剂量加倍组的血小板聚集为(8.1±3.1)Q,较服氟前(10.9±3.6)Q有所降低(P0.05).剂量加倍组中氯吡格雷抵抗患者由10例降低为3例(30.0%),维持原剂量组中氯吡格雷抵抗患者由9例降低为5例(55.6%).结论 氟吡格雷的抗血小板作用存在时间和剂量依赖性.

著录项

  • 来源
    《临床荟萃》 |2009年第21期|1852-1856|共5页
  • 作者单位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河北省心脑血管病研究所;

    心内科;

    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河北省心脑血管病研究所;

    心内科;

    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河北省心脑血管病研究所;

    心内科;

    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河北省心脑血管病研究所;

    心内科;

    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河北省心脑血管病研究所;

    心内科;

    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河北省心脑血管病研究所;

    心内科;

    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河北省心脑血管病研究所;

    心内科;

    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河北省心脑血管病研究所;

    心内科;

    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河北省心脑血管病研究所;

    心内科;

    河北;

    石家庄;

    05000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抗血小板凝集抑制剂; 氯吡格雷;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