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重庆医学》 >单发皮层下缺血性卒中的VCIND患者认知及微结构改变

单发皮层下缺血性卒中的VCIND患者认知及微结构改变

         

摘要

目的 研究单发皮层下缺血性卒中的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特征及在弥散张量成像(DTI)上的改变,探寻单发皮层下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VCIND的微结构改变特点.方法 选择单发皮层下缺血性卒中患者50例,完成认知功能评定,分为VCIND组,单纯缺血性卒中无VCIND组(SCI组),无缺血性卒中及认知功能障碍志愿者组(NC) 12例.所有符合入组标准的受试者均行核磁T1、T2成像,DTI检查、Hachinski缺血量表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指数(ADL)评分,认知功能评分及Hamilton焦虑抑郁量表评分.采集的原始图像采用统计参数图(SPM8)进行影像数据处理,分析VCIND患者在DTI像上与其他两组的微结构差异.采用基于提分析(VBA)方法对DTI图像的各项异性(FA)及平均弥散率(MD)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VCIND组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分平均(22.78士3.68)分,SCI组平均(26.87士0.82)分,NC组平均(26.11士0.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CIND组的执行功能、计算、即时记忆、注意力、语言流畅性、延迟回忆、定向力评分与SCI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CIND组执行能力、延迟回忆领域得分明显低于S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CI组比较,VCIND组FA值下降最明显区域主要在右侧前额叶眶额回内侧皮层,前扣带区域,MD增高区域在右侧眶额回;与NC组比较,VCIND组FA值下降区域主要位于双侧海马旁回,左侧前额叶皮层,左侧颞中回,右侧额下回、岛叶,左侧枕叶,右侧距状皮层,楔叶及额下回盖部;VCIND组在MD图上较NC组增高部位在左侧岛叶、额中回,脑室旁白质.结论 单发皮层下脑梗死VCIND的认知功能损害特点为多领域受损,以执行功能及延迟记忆较明显;DTI有辅助诊断筛查VCIND的影像学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