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重庆医学》 >BIS监测下固定小剂量瑞马唑仑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临床应用

BIS监测下固定小剂量瑞马唑仑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临床应用

         

摘要

目的观察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下固定小剂量瑞马唑仑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2月至2022年6月拟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120例,男66例,女54例,年龄18~70岁,体重指数18~30 kg/m 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丙泊酚组(P组)、丙泊酚+瑞马唑仑组(P+R组)、瑞马唑仑组(R组),每组40例。3组均静脉注射瑞芬太尼0.2μg/kg,P组静脉注射丙泊酚1~2 mg/kg;P+R组静脉注射瑞马唑仑7 mg复合丙泊酚0.5 mg/kg;R组静脉注射瑞马唑仑0.2 mg/kg。镇静深度采用BIS监测,胃肠镜检查中根据BIS值变化,R组追加瑞马唑仑2.5 mg,P组及P+R组追加丙泊酚0.5 mg/kg,维持BIS值40~60。两次药物追加间隔时间至少1 min,追加次数不超过6次。记录药物用量、镇静诱导时间、检查时间、苏醒时间和离院时间;记录注射痛、呛咳、体动、呃逆、心动过缓、低血压、呼吸抑制、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记录患者满意度。结果与R组相比,P组及P+R组镇静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明显缩短,呛咳、体动及呃逆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与P组相比,R组及P+R组注射痛、低血压、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离院时间缩短,满意度高(P<0.05)。与P组或R组相比,P+R组丙泊酚或瑞马唑仑用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BIS监测下固定小剂量瑞马唑仑复合丙泊酚可有效缩短苏醒时间及离院时间,对呼吸循环功能影响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提高患者舒适度、满意度,是一种理想的给药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