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重庆医学》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使用螺内酯或依普利酮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使用螺内酯或依普利酮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摘要

目的比较两种醛固酮受体拮抗剂(ARA)螺内酯和依普利酮治疗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利用计算机在PubMed、Cochrane图书馆、Elsevier、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12月,内容为比较螺内酯及依普利酮治疗PA的临床研究。选取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血钾水平变化,以及治疗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作为评价指标。获取数据资料后用R语言和STATA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通过筛选,最终纳入6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s),共计573例患者(433例螺内酯治疗,140例依普利酮治疗)。结果显示,在降压方面,螺内酯和依普利酮降低收缩压效果无差异[MD=4.5676,95%置信区间(95%CI)=-12.4467~21.5820,P=0.60],但螺内酯降低舒张压效果强于依普利酮(MD=4.4734,95%CI=0.6794~8.2674,P=0.02)。升高血钾方面,螺内酯相较于依普利酮,血钾升高效果更加显著(MD=-0.2440,95%CI=-0.4228~-0.0651,P=0.0075)。安全性方面,螺内酯和依普利酮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6382,95%CI=0.4929~0.8262,P=0.0007),但高钾血症发生率类似(RR=0.5307,95%CI=0.0553~5.0899,P=0.5829)。采用螺内酯治疗过程中,男性乳房女性化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依普利酮(RR=0.2191,95%CI=0.0793~0.6056,P=0.0034),螺内酯≤50 mg/d时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50 mg/d(RR=0.3413,95%CI=0.1872~0.6222,P=0.0005)。结论在PA药物治疗中,螺内酯降舒张压效果优于依普利酮,但出现男性乳房女性化不良反应高于依普利酮,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剂量相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