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药物与临床》 >早期宫颈鳞状细胞癌淋巴结DNA倍体分析的临床意义

早期宫颈鳞状细胞癌淋巴结DNA倍体分析的临床意义

         

摘要

@@ 诊断宫颈鳞状细胞癌(SCC)淋巴结微转移的方法最初使用连续切片法,目前多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HC)[1],该法较连续切片法更加敏感.但就每个早期宫颈SCC术后病例而言,花费时间和精力在清扫的大量淋巴结组织中依靠薄层切片来寻找微小转移灶(最大径≤2 mm)又是不切实际的,其准确性依赖于足够的淋巴结取样.本实验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上述取样不足的缺点,选择了一项既能反应细胞增殖活性,又可体现细胞恶变早期特征的生物学研究指标--DNA倍体,通过流式细胞术(FCM)进行倍体分析,探讨DNA异倍体在早期宫颈SCC患者淋巴结中检出的临床意义.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1年第5期|531-532|共2页
  • 作者

    翟瑞芳; 吴素慧; 丛娟;

  • 作者单位

    030001;

    太原;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妇科;

    030001;

    太原;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妇科;

    山西省肿瘤医院病理科;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