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脊柱原发性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的稳定性重建

脊柱原发性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的稳定性重建

         

摘要

目的 探讨脊柱原发性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的稳定性重建方式.方法 收集1999年1月至2009年1月手术治疗的脊柱原发性恶性肿瘤38例,其中椎体切除13例16个节段,后弓切除7例8个节段,全脊椎切除11例12个节段,其余类型7例.根据不同肿瘤切除范围,采取椎体重建、前方椎体内固定、后路植骨内固定或联合运用等稳定性重建方式.观察植骨融合、上下节段终板间距离、内固定断裂等情况,比较末次随访与术前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神经功能Frankel评分和SF-36评分.结果 随访12~89个月,平均29.7个月.6例于随访过程中死亡,5例因肿瘤复发而再次行手术治疗.术后末次随访时VAS评分明显优于术前[(6.2±2.2)分vs(1.8±1.3)分;t=-17.080,P=0.000],疼痛改善优良率达86.8%;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改善一级21例,改善二级8例,无明显改善1例;SF-36评分亦明显优于术前[(30.7±7.2)分vs(58.3±16.5)分;t=19.037,P=0.000].除复发外,植骨全部融合,无植骨骨折,5例伴有植骨吸收,终板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沉,术中、术后无严重神经损伤并发症.结论 根据WBB分期及三柱理论,结合肿瘤切除范围的大小选择相应的重建方式,可恢复脊柱稳定性,促进植骨融合,中短期疗效满意.重建方式应综合考虑节段、预后和骨强度等情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