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博物馆》 >博物馆和生态博物馆中的“关联性”展览——一些挑战

博物馆和生态博物馆中的“关联性”展览——一些挑战

         

摘要

博物馆收藏自然、社会和文化藏品,并保管、记录、研究和展出它们。对于个体文物来说,这意味着文物和它们的原始环境分离,或者说切断了“关联”。在此称为“失去关联”。当这一现象发生以后,大多数原始文物的意义解释时发生了问题,至少在观众参观时是这样。这种丢失了意义的文物,不能被正确解释,或者有可能被曲解。这种现象需要弥补措施,生态博物馆不仅仅是关于物的,而也是关于人的。博物馆专家在此方面已经发明了很多方法。最简单和流行的方法是利用声像设备向人们展示原始环境的“原始的人和文物”。更进一步和有效的方法是人工制造模仿自然和社会的场景,配合电影、录像等向观众展示。更有雄心的博物馆将整个遗址和全部原始有形文物都复原到了博物馆中。人工制造的多种感官刺激的场景增强了观众参观的效果。此文将给出一些这样的实例。这种大踏步的“刺激”技术满足了人们的需求现状,博物馆具有了创建与自然和文化遗产相关的戏剧性效果的机会,使观众更容易欣赏和理解。例子将引用由哈左勒斯(译者注:瑞典人,在他40岁时,1873年创建史堪森民族博物馆)和亨利福特(亨利福特博物馆在美国的底特律,亨利福特是福特汽车公司创始人)的户外博物馆,以及建造完整的遗产展示,如完全人工景点,“韩国民族村”,房子中展示着艺术和工艺品,以及与他人们生活有关的自然环境。论文将探讨,人造景点和模仿展览的优点和局限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