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 >后理论时期伊格尔顿的文学本质观

后理论时期伊格尔顿的文学本质观

             

摘要

cqvip:“理论之后”标志着伊格尔顿文学理论与批评实践的一次转折。自此之后,他的理论研究开始对神学、哲学和伦理学问题表现出更多的关注,但是文学与文学理论仍然是他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伊格尔顿在探讨文学本质问题时,倾向于不给文学下明确定义,而是诉诸寻找各类所谓的“文学”之间的共性。他以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论为主要思路,提炼出了关于文学本质的五要素:语言性、道德性、非实用性、虚构性和规范性。但是并未给这五个要素下明确定义,讨论的方法是先对他人的观点予以归纳,再进行反驳,从而推导出自己的观点,所得出的结论都具有开放性。其在论述中对伦理道德、仁爱救赎等问题的关注,体现出他在后理论时期的人文主义情怀和重返宏大叙事的倾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