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汉语言文学研究》 >俞平伯《遥夜闺思引》表微

俞平伯《遥夜闺思引》表微

         

摘要

卢沟桥事变后,俞平伯留居北平,始终面临着士林社会内部的道义压力.酝酿于沦陷末期、完成于抗战胜利后的长篇五古《遥夜闺思引》,向南渡又北归者婉转地表达自己沦陷时期的处境与心境.从写作、发表、出版的整个过程及其版本格式来看,俞平伯是将《遥夜闺思引》作为一个事件来经营.本文不拟作逐字逐句的分析,重点落在本事的考索、典故系统的梳理及文类传统的建构上.新文学出身的俞平伯选择旧体诗来表达自己的身世怀抱,与其说是他个人的文学立场有所动摇,毋宁说在沦陷这一特殊的历史语境下,新文学的理想遭遥挫折,显示出白话作为文学语言的表达限度,甚至暴露出新文化的伦理困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