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间质性膀胱炎大鼠动物模型膀胱黏膜保护前后组胺受体变化及意义

间质性膀胱炎大鼠动物模型膀胱黏膜保护前后组胺受体变化及意义

         

摘要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膀胱灌注治疗间质性膀胱炎(IC)后膀胱组织中组胺受体变化的意义。方法 IC模型大鼠2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实验组尿道灌注0.8 g/L透明质酸。对照组即时处死。HE染色计数膀胱固有层单核炎症细胞,特殊染色计数肥大细胞。免疫组化染色2组大鼠膀胱组织,IPP4.5图像分析软件计算吸光度(A)值,比较2组间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单核炎症细胞数和肥大细胞数分别为(12.20±2.48)、(2.90±0.87)个/视野;组胺H1~H4受体A值分别为0.015±0.007、0.006±0.001、0.007±0.004、0.061±0.026;对照组单核炎症细胞数和肥大细胞数分别为(23.90±3.07)、(7.08±1.23)个/视野;组胺H1~H4受体A值分别为0.055±0.033、0.031±0.023、0.033±0.017、0.091±0.059。2组单核炎症细胞和肥大细胞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1、H2、H3受体A值明显减小(P<0.05);组胺H4受体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组胺H1、H2、H3受体参与IC发生,其受体拮抗剂可能用于临床治疗IC。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