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基于肾窦间隙解剖的肾唇重建技术在肾门肿瘤机器人保留肾单位手术中的应用:单中心286例分析

基于肾窦间隙解剖的肾唇重建技术在肾门肿瘤机器人保留肾单位手术中的应用:单中心286例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门肿瘤保留肾单位手术的解剖基础、技巧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6年12月我院实施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的286例肾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02例,女84例;年龄(56.2±9.2)岁;体重指数(26.8±3.5)kg/m~2;肿瘤最大径中位值为2.6 cm(0.8~6.0 cm);R.E.N.A.L.评分为(8.2±1.8)分;术前eGFR为(84.5±19.6)ml/(min·1.73 m~2)。根据肿瘤位置(肾脏腹侧/背侧)选择不同的入路(经腹腔/后腹腔),采用基于肾窦间隙解剖的肾唇重建技术(Garland技术)对肾门肿瘤进行切除和创面重建。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肾动脉阻断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定期随访,记录术后肾功能及肿瘤复发、转移情况等。结果本组286例中284例手术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病例;2例(0.7%)术中转根治术。284例手术时间中位值为120 min(60~230 min),肾动脉阻断时间为(18.2±4.1)min,术中出血量中位值为100ml(10~600 ml)。术中修补肾静脉主干或较大属支破损9例,术中、术后输血2例。284例术后住院时间中位值为4 d(2.0~9.0 d),无血尿、尿漏、动静脉瘘、假性动脉瘤等术后并发症。284例病理结果中切缘阳性3例(1.1%),余281例切缘阴性。病理类型:肾透明细胞癌260例(91.5%),嫌色细胞癌8例(2.8%),乳头状肾细胞癌7例(2.5%),嗜酸性细胞瘤5例(1.8%),血管平滑肌脂肪瘤3例(1.1%),黏液小管梭形细胞癌1例(0.3%)。284例中位随访时间为36个月(12~54)个月,随访过程中22例失访。术后6个月eGFR为(83.2±21.1)ml/(min·1.73 m2)。术后局部复发3例(1.1%),无肿瘤远处转移,总体生存率100%。结论机器人保留肾单位手术(经腹腔/腹膜后入路)处理肾门肿瘤(前唇/后唇)安全可行,基于肾窦间隙解剖的肾唇重建技术能够有效避免术后创面出血、尿漏、动静脉瘘、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远期肿瘤学控制和肾功能恢复良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