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评价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心室肌除极状态

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评价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心室肌除极状态

         

摘要

目的:拟在探讨DTI技术评价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心室肌电除极状态的准确性.方法:应用DTI技术的速度模式及加速度模式观察38例经体表心电图证实为束支传导阻滞,其中20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18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患者的异常心室肌除极起源与顺序,并与25例心电图完全正常的健康志愿者相对照.结果:①加速度图上CRBBB组的心室除极起源与正常组无差异(P>0.05),均位于室间隔,并由室间隔向四周扩布激动;而CLBBB组的心室最早除极点位于右室前壁心尖,其产生的除极扩布过程与正常组、CRBBB组迥异(P<0.001);②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上M型速度图显示CRBBB组左室除极正常.其室间隔及左室后壁自心电激动开始(心电图Q波起始)至收缩带出现的时限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CLBBB组左室除极则明显延缓.左室后壁收缩带推迟出现,与正常组、CRBBB组均有显著差异(P<0.01);③心尖区四腔心、二腔心及左室长轴切面上脉冲频谱型速度图显示CRBBB组右室前壁基、中部收缩延迟.自心电激动开始(心电图Q波起始)至右室前壁基部、中部收缩波起始的时间间隔较正常组、CLBBB组显著延长(P<0.001);CLBBB组则显示右室前壁电-收缩耦联正常.与正常组比较,其收缩波未见延迟(P>0.05);而左室各壁收缩均较正常组、CRBBB组明显延缓(P<0.001),前间隔除极方向更由心尖指向心底.结论:本研究表明DTI显示的CRBBB及CLBBB的心室肌除极过程与临床心电生理研究结果相符.证实DTI能直观实时、形象准确地评估心电活动,是临床心脏电生理学研究方式的重要补充.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