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与产β内酰胺酶的关系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与产β内酰胺酶的关系

摘要

目的分析临床分离的93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与β内酰胺酶类型的关系.方法采用K-B法测定亚胺培南等16种抗菌药物对93株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抗菌活性;采用等电聚焦电泳(isoelectric focusing,IEF)、三维试验、2-巯基丙酸抑制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β内酰胺酶类型.结果阿米卡星敏感性最高为82.8%,其次依次为头孢吡肟(81.7%)、头孢哌酮/舒巴坦(81.7%)、头孢他啶(80.6%)、美罗培南(77.4%)、亚胺培南(71.0%).三维试验结果表明,14株(15.1%)产碳青霉烯酶,其中2株产金属酶;15株(16.1%)产AmpC酶,其中2株同时产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等电聚焦电泳显示产AmpC的细菌均具有9.0的条带;19号和54号菌株有一个6.3的条带.2-巯基丙酸抑制试验筛选金属酶2株阳性,与三维试验结果相符.设计金属酶VIM-2特异性引物,PCR反应结果阳性,经克隆测序证实为VIM-2型金属酶.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中产β内酰胺酶较常见,其中产碳青霉烯酶和AmpC酶占一定比率,是造成临床上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和头孢菌素第3、4代耐药的主要原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