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中医药科技》 >《黄帝内经》论痿证理论探析

《黄帝内经》论痿证理论探析

         

摘要

痿证是肢体筋脉弛缓,手足软弱无力,不能随意活动,日久而致肌肉萎缩的一种病证[1]。多呈慢性进行性发展,缠绵难愈,治疗乏效。痿证包括失神经肌萎缩、多发性神经炎、重症肌无力等诸多病证。《黄帝内经》对痿证概念、分类、病因病机及治则均有记载,从而形成了痿证理论的雏形,(本文《内经》原文均引自人民卫生出版社《黄帝内经素问》1963年版,上海科技出版社《黄帝内经灵枢译释》1986年版)。现阐释如下。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4年第6期|658-659|共2页
  • 作者

    周岚;

  • 作者单位

    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南京210023;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