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白藜芦醇上调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表达治疗骨骼肌损伤

白藜芦醇上调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表达治疗骨骼肌损伤

         

摘要

cqvip:背景:近年来国内外对白藜芦醇抑制机体组织纤维化方面做了大量研究,但其在肌组织损伤康复方面的作用却鲜有报道。目的:观察骨骼肌急性钝挫伤修复过程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蛋白表达规律,探讨白藜芦醇促进受损骨骼肌结构与功能恢复的作用机制。方法:33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3只)、自然恢复组(15只)、白藜芦醇组(15只),除正常组外均采用钝性暴力法制造骨骼肌钝挫伤模型,损伤后自然恢复组不予处理,白藜芦醇组给予白藜芦醇灌胃治疗,分别于伤后1,3,7,14,21 d处死动物,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Masson染色观察炎症细胞浸润情况、胶原纤维形成情况,免疫组织化学、免疫印记法检测骨骼肌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①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正常组兔肌纤维多边形、形态规则、排列紧密,肌核均匀分布于肌膜下,无增生与固缩,肌膜完整;自然恢复组伤后1 d见血细胞渗出,3 d炎症细胞开始浸润,至7 d达峰值,21 d肌纤维形态基本恢复正常;白藜芦醇组在炎症细胞浸润、修复时间上整体优于自然恢复组;②Masson染色显示:正常肌细胞中胶原纤维含量极少;自然恢复组随着瘢痕组织的形成,胶原纤维逐渐增加,于14 d达高峰;白藜芦醇组胶原纤维含量低于自然恢复组;③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印记检测显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蛋白在骨骼肌修复过程中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规律,两组均于7 d达高峰,21 d时仍高于正常,且白藜芦醇组峰值高于自然恢复组;④整体来看,白藜芦醇组在炎症反应以及修复程度上均优于自然恢复组,白藜芦醇通过上调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蛋白表达来促进骨骼肌修复,但其并不改变骨骼肌损伤修复过程中蛋白表达量的整体变化规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